新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诛怨椟祝愿对方业务越来越好的英文句子 > 第九十六章 雨中告别

第九十六章 雨中告别

 热门推荐:
    “哐当……”

    茶蛊沿着桌边的弧度滚落到了地板上,发出一声闷响。

    “师……师尊……您……”平日里负责照顾男子的侍童在看到这一幕时,被吓得惊慌失措起来。

    只见男子的面色比之他身上的素袍还要白上几分,原本呈握蛊状的手微微颤抖着,他似乎在隐忍着什么,呼吸从未如此急促过,半晌,他眉心紧蹙,浓稠的鲜血从口中涌出。

    “师尊!您怎么了!”侍童仓惶上前扶住了身形不稳的男子,“我去叫人来!”

    “不必。”男子擦拭嘴角的殷红,略显疲惫的问道“今日轶城可有事发生?”

    “回师尊的话,宁安寺的修整前几日已完工,督查荣王正欲回朝,另外,城主给您发了贴,说是邀您前去相送……”说着,侍童从怀中掏出请帖呈上。

    接过请帖,粗略一番,“退下吧。”

    侍童领命退下,轻轻将门搭上,待他的脚步声远去之后,男子这才支撑不住“唔——!”得一声又涌一大口鲜血,身体如是烧开了的茶炉,沸腾的血液争相恐后往上窜,轻纱道袍原如瑶池般素净,此间倏忽开出大片红莲。

    ‘不愧是她的灵修……即便炼化这般之久依旧会与原主有所共鸣,竟一时没能镇压住其纵深的怨念从而遭到了反噬……’“到底发生了何事……红坟……”男子紧紧攥着凭玉几,指尖白如墙灰,他深邃眸中惯以的清冷在此时化作一团暗涡,当中交织着诸多复杂的情绪来。

    轶城地处巴蜀之地,是这个偌大王朝最靠南的城镇,即便是到了干燥的秋季,也一样会有连绵的雨天,淅淅沥沥的雨没能打消掉轶城人对轶城首富许府的揣测,不管是街摊上,或是茶馆里,哪怕是在醉梦坞中,总会有叽叽喳喳的讨论声

    “我也想把我家小孩儿送到许府学法术去!”

    “得了吧,那许公子只收聪明的娃,我瞅你家孩子都快垂髫话还说不利索呢!”

    “怎么说话呢!你这个人!”

    “我看你们都误会了吧,许家公子可不收平常百姓的娃,那些个小道童可都是他从外头捡回来的……”

    “呦,这许公子这么心善呐?”

    “可不是?这近两年啊,全国各地哪哪不闹匪灾天灾的?那离咱们最近的陌湖前两年不还发大水淹了附近的渔村嘛,朝廷上根本没管这些事儿,也就是他许府家大业大,要不哪养得起这么多小孩儿?”

    “这许公子到底是何许人也啊?你们怎人人谈他?”外城人对此疑惑不解。

    “你外地人吧?我跟你说啊,这许公子可不得了,年岁不过弱冠便已是一派道门仙师!道骨仙风,神姿天人,可谓是君子世无双啊!”许家公子俨然已经成了轶城人口中的骄傲。

    “可我从别处听来,此人年纪轻轻便重振了家业,分明是俗世之中的一方富贾啊?”所以说这个人到底是何身份?外来之人一头雾水。

    “我看你们都不怎么了解情况,就由我这个包打听来给你说道说道吧!这许家祖上啊曾是轶城这块地界原始部落的巫师,世世代代占星卜卦,后来世道变了,他们家人脑袋也聪明,就开始经商,后来慢慢就成了你们眼中的生意人,实际上他们家的祖业一直都是寻仙问道,这最好的证明是许家上代家主在其妻,也就是许家公子的母亲弥留时请来各方术门仙友为其妻续命,真别说,这该绝的命啊,还真保住了,要知道一般人可没有这么多道术门人的人脉,那些个都是深山高峰的得道高人呐!”

    “所以,这个许公子如今只是回归了本职?”外地人插话问。

    “那可不是?不过说起来,他现在所创之派,与那些求仙问药的道门术门有着最本质的区别,你们猜,是甚?”自称包打听的卖了个关子,勾起众人一致的求知欲。

    “快说!”

    “你这家伙!赶紧把话说完!”

    “是什么?是什么?”

    “嘿嘿,这传统的术门点石为金,道门修仙长生,而许公子修的是济世大道,凡派中人,皆以善事为先,除魔卫道,修身养性,以求福报!”

    “我这还是第一次听说,以济世为修道宗旨的门派……”外来者算是开了眼界。

    “这还不算什么,以此目标汇聚在许家公子门下的诸多修道之人有个统称,名为——修灵盟会。”包打听见众人惊奇连连,脸上挂起得意洋洋的表情来。

    “修灵盟会……好气派的名字……”有些轶城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跟着一起感叹起来。

    “不定性门派,不单独出挑,不耀别人宗派是修灵盟会的宗旨,既是不限制门派性质,不一枝独秀,亦不夺别的成名宗派的风头,仅仅以盟会自居,就像是一帮志同道合之人合聚在一起。”

    “你好厉害呀,你些东西都知道!”

    “天天蹲在许府门口果然能探得一些口风来,还真是辛苦你了!”有人看不惯包打听的嘚瑟样,背后冷言冷语。

    “嘿嘿,怎么着?本大爷包打听的大名岂是浪得虚名的?”

    茶楼下边的人聊得热火朝天,茶楼上座的贵宾们听得津津有味,天字号屋子里端坐着几名尊贵的客人,当中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扬起眼角谄媚的笑纹,恭恭敬敬与之一旁锦衣玉带的男子敬茶“招待不周,还请荣王见谅!”

    华服男子眉间几许凌傲,剑眉星目中匿着些对应酬的不适,他举起茶杯,说不出任何的客套话来,“哦,无碍。”他跋扈惯了,不是那种对阿谀之人抱有好感的圆滑之人,一杯清茶下肚,心下然只有酒水才对他胃口。

    中年人身为轶城的城主,自然要做地主之谊送别远道而来督修宁安寺的亲王,这是礼仪,也是为自己谋得更多利益的手段,于是他又说“在下备了份薄礼于回朝的队伍后头,小小意思,不成敬意。”李肆翔指了指楼下的马车队伍后头,巨大的箱子,厚实的盖子,挡不住从中外漏的珠光宝气。

    荣王冷嗤了一声,吹了吹杯中漂浮的茶叶,“谢了啊!”

    “呃,不谢不谢,往后还得仰仗荣王……”这当中的意思是,你收了我这箱礼物,我们的利益瓜葛可就都绑在一起了。

    锦衣男子也不说话,低头继续抿茶,氛围有些凝滞,李肆翔拉了拉坐在一旁一直无言的素袍男人,缓解尴尬“无忱老弟,回头送几个艺伎给荣王带回京,这山高路远的,北边可不一定能听得到咱们这种南边小调!虽是不上台面的东西,但也能新鲜个几日!”

    “醉梦坞虽是许家产业,但个中艺伎的去留,只凭她们自己做主。”无忱不失体面的笑了笑,言语却是委婉的拒绝,这下,李肆翔表情便更加不好看了。

    “醉梦坞?”讲及此处,荣王倒来了兴致,他瞄了一眼这个清冷男子,问道“不知本王可否为坞中之人赎身?”

    “既是由她们自己做主,便无赎身一说。”无忱盯着悬窗外空濛的雨帘,说“倘若荣王想带走坞中之人,不难,坞中人心甘情愿便可。”不用猜,他想带走之人定是醉梦坞的花魁君君,这几个月里,他总是有意无意约君君出游,心思再明了不过。

    然而荣王不知道的是,君君每次回来都会如实是禀报他的一举一动,就连与从前一样的癖好也完全告知于无忱,荣王大概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初次见面的清冷对他却早已了若指掌。

    楚辰渊本是睥睨沙场的战神,或许这个荣王之号如何得来他自己早就没有记忆了,因何成现在这番沦落到只能混个督查之权?无忱一直想要找到答案,却因为进京小队的失散无疾而终。

    无忱的思绪有些飘忽。

    闻之言,荣华男子眼中闪过点点希冀的光泽来,他嘴角不自觉浮出些弧度,比起跟前这个谄媚的胖子,他似乎更加喜欢盒另外一个山雨一般冷冷清清的男子打交道,于是乎他打开了话匣子“听说你是修道之人?”

    “算是。”无忱不卑不亢。

    “巧了,我那四弟黎王也是个修道之人,别说,你们两个倒挺像的,半身修道半身经商,有机会,你们俩倒是可以认识认识。”荣王想起那副支离弱骨来,心上难免觉得可惜,四位皇子之中,要数老四脑子最好,奈何天妒英才,身子骨竟比女子还柔弱。

    无忱眉梢微动,云淡风轻道“无忱的荣幸。”早就听说皇家亦有道们中人,原来是黎王。

    “天色不早了,本王还有点事要办,耽搁不得,就此告辞了。”楚辰渊瞅了一眼窗外云翳满布,心下诸多忐忑。

    告别二人,荣王脚下生风,朝着这几个月来令他惴惴不安的身影所在之处而去。

    雨势越来越大,沉暗的天际像是要塌下来似的,锦衣玉带的华贵男子举着伞杵在醉梦坞前半晌,雨水打湿了他的靴子和下摆。

    “那个人好奇怪,站在雨里约莫半个时辰了,一动不动的……”醉梦坞里几个侍女好奇地朝外探了探。

    “咦?那个人不是上回买了君君姑娘的男子吗?”

    “还真的是耶!走走走,快去告诉君君姑娘!”

    ……

    她依旧是印象中鹅绒黄的襦裙,举着油纸伞,缓缓而来,依旧是那番唇红齿白,双瞳剪水的碧玉模样,只是眉心深处总是萦绕着一丝若有似无的哀愁,也正是这份春念秋思使得楚辰渊心头缠绕上一根红绳,这根红绳时常在午夜梦回中绑在一树枯木上,带他回到一处小小的渔村,那村落民风质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欢笑,世外桃源一般令人心驰神往,在那里他不是高高在上的荣王,而是一个名叫阿辰的壮小伙,每天日出打渔,日落而归,总有一抹身影坐在岸边等他归来,每当他想要从梦境中看清那抹身影的时候,便是一阵激眩的袭来,清醒过后,一切都消失了。

    “荣王殿下,秋雨凉。”君君杜鹃一样的嗓音荡开周遭的萧索。

    楚辰渊嘴角的弧度若有若无“既知秋雨凉,你出来做什么?”

    “……”醉梦坞花魁垂下眼帘,眉间的哀伤如纤翳散开,直到染在眸中形成点点朦胧,她踌躇半许淡淡开口“我是来送别的……”

    “你知道我要走?”也是了,宁安寺已经完工,整个轶城都知道他要走,可他一直没有将确切的时间告诉过谁。

    君君微微颔首“殿下您难道不是来告别的么……”

    她长长的睫羽上沾染了湿润,就像是夏日里落于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舍不得啊,但他始终没有办法将这份牵挂说出口,“告别……呵,你想多了……本王只是最后过来尝几口醉梦罢了,京城可没有此等好酒……”‘我到底在干嘛……’这心口不一的毛病到底是何时养成的?

    “原来是这样……”君君的声音沉了下去,宛若溺水之人无声无息地求救。

    见女子低垂眉眼,楚辰渊心口一阵紧缩,那句即将冲出口的‘你愿意跟我走吗?’浑然到了嘴边紧缩成只言片语“你……”

    闻前者支支吾吾,君君抬眸,眼中瞬时万般希冀。

    在她清澈的眸子里看到了自己的窘迫,楚辰渊再一次选择了怯懦,他愣了愣,张口却哑然,只道了句“你回去吧。”

    说罢,匆匆转身离去。

    花魁眼中蒙上一层薄雾,随着男子越来越远的身影渐渐氤氲化作无声的泪滴划过白皙的脸颊,流连在颏角,最终与连绵的雨水融为一体,她超前跄了几步怯怯懦懦地喊道“此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荣王殿下……您要多保重……若是阴雨天肩胛酸疼,便点上几叶晒干的艾草熏着……”他常年在外行军,身上到处是战场的勋章,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告诉他,可他早已将她一人丢在了时光的洪流中,两个人被冲向不同的彼岸,却只有她一如往常守在一处他回头便能寻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