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送货

 热门推荐:
    按照合同约定,张有志会在星期二再次到大南村,将这次交易的货款的一半作为定金交给秦帆,星期三了天,由秦帆负责运瓷泥到他的陶瓷厂,等收到货验收后再付清另一半货款。

    关于这次交易的各项事宜,早在周日吃饭的时候,陈清秋就与秦帆作了详细的安排,但到了这一天,陈清秋还是有些不放心。

    这个时候电话还没普及,整个梅中除了校长室外,也就只有学校传达室还有一部电话机,只是给师生紧急情况下用的,平时连碰都碰不到。

    梅中传达室的老头没有南头镇初中传达的大爷好说话,陈清秋试过两次想用那个电话打给许云桦,而且说会给电话费了,但老头说什么也不同意,板着一张脸,铁面无私的样子,讨了几次无趣,陈清秋只得放弃了。

    既然联系不上,那只得亲自跑一趟了,这天中午吃完饭,顾不上休息,骑车赶往张有志的陶瓷厂。

    到达时,亲自押货的秦帆正在配合张有志验货,两人正在客客气气地说话。

    他们看到陈清秋赶来,都抢着跟她说话。

    张有志首先笑说:“清秋,你刚下课就跑来了,是不是担心我欺负老秦?”

    陈清秋笑嘻嘻着回答;“如果张叔叔下了手,那就尽管欺负吧,秦叔叔老实憨厚,很好欺负的!”两句话既说明张有志不会欺负人,又说明秦帆做生意实诚,不动声色地把两个老板的为人处事的风格都抬高了。

    “哈哈,那里那里,秦叔与张叔做事,我都放心,我只是想你们了,来看看你们!”陈清秋大笑着回答,嘴里说的都是场面上大家都爱听的俏皮话。

    在场的人都被逗笑了,三个主角也都笑得开心。

    秦帆心里暗暗道“老油条”,嘴里却说:“清秋,你那么辛苦跑来,是不是怕我搞砸生意?放心啦,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

    秦帆装作生气的样子,但脸上的笑容却更为热烈自然,言行举止更放得开,压根不是因为陈清秋的不放心而难受。

    其实,在他第一眼看到陈清秋的身影时,心里不知道多踏实,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一把年纪的人却把陈清秋这个小丫头片子当自己靠山来看。

    尽管承认这个事实很丢脸,但事实就是事实,他打心眼里承认这个事实。

    近来几年来,陈清秋每一次做出的安排与决定都是非常合情合理,让他这个饱经风霜的生意人自叹不如。

    每当土窑碰到难题的时候,他脑子里面第一个想到的救兵就是陈清秋,只有求救于她才会很好的解决,过程也许会有曲折,但结果总是令他满意。

    她的目光毒辣,平常人看问题,只能看到眼前一步,最多往后多看一步,而陈清秋看问题往往会看到后面三步,四步,这让秦帆不得不由衷地佩服。

    陈清秋解决问题很果断,碰到问题后,她就会绞尽脑汁想办法,然后快速作出决定,最多半天时间,一定会有对应的方案出来。

    正常情况下,这种行事方式并不是涉事不深的孩子能做到了,而是一个经验富足的人才能做到,可是,陈清秋却做到了。

    她,令秦帆一次又一次刮目相看。

    这次与张有志的合作,前几天都作了很好的安排,可是,毕竟秦帆与张有志也就两面之缘,对彼此了解不多,再说,秦帆并不是很健谈的人,来的路上,他就十分担心因为自己的性格在交易过程中会出什么乱子,所以,心里一直希望陈清秋出现。

    但是,陈清秋要读书,重点高中的学子有多辛苦,多累,秦帆明白,我有心想陈清秋来,又担心她太累。

    当然,他也不是一个没担当的人,周日与陈清秋分开的时候,他还一个劲地叮嘱陈清秋放心上学,他会按照他们之间说好的去做,一定能让事情圆满。

    当他到达张有志陶瓷厂后,张有志见面就左顾右盼,第一句话就问陈清秋来了没有,听说她没来,满脸的失望。

    这让秦帆感觉十分尴尬,之后两个生意场上的大男人说话总是客客气气的,透着几分别扭。

    陈清秋是一个漂亮的女生,机灵又聪明,她的加入,三人之间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了,随意了。

    结算时,原本总款是三百五十六七角八分钱,陈清秋特意暗示秦帆,将这个尾数抹去,只要三百五十六元就可以。

    虽然只是七角八分钱,但也是钱啊,当时两角钱就能吃一顿饱饭的时候,谁也不会嫌七角八分钱少。

    身兼老板娘与出纳的秦帆妻子开心得合不拢嘴,原本一声不吱,现在也开始说好听的话了,还要留秦帆他们吃午饭。

    面对这样的场面,陈清秋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显然,这是一次愉快的合作。

    万事开头难,只要有了个好的开端,为以后的合作垫定了好的基础,张有志就会是她的一个优质的客户。

    秦帆与两个工人并没有留下来吃饭,这个时点已经过了饭点,让人家再去给他做饭显然不合适。

    秦帆想随便在路边买两个包子充饥就回大南村去,但陈清秋决意要给他们点菜吃饭,还说这顿饭钱算她的,由她付,理由是秦帆跟两个工人辛苦了,而她因为读书分身乏术,她很感激秦帆。

    虽然一顿饭钱也就七八块钱,秦帆也不是吃不起,之所以买包子充饥,只是想节省时间,尽快赶回大南村去,但陈清秋这样做,令他暖到了心窝里。

    一顿饭吃完后,陈清秋付了款,走出小饭店,他就跟陈清秋说:“周末,咱们来谈谈关于把土窑两个点的股份过给你的事情吧!”

    陈清秋心里雀跃,却没有表现出来,但也没推辞。

    这天晚上,庆祝陈清秋的瓷泥第一次交易圆满成功,祖孙三人又张罗多了两个肉菜,除了昨天没吃成的鱼外,还买了一块牛肉炖萝卜,又开了一支黄酒。

    陈奶奶为陈清秋高兴,觉得孙女的生意又上了一个台阶,使劲给姐妹俩夹菜,还让陈小苑多跟妹妹学习。

    陈清秋也确实开心,以外人面前,她会刻意掩饰那种开心,但在最亲的亲人面前,她就放开了,一边吃菜,一边喝酒,尽管每口都只是喝那么一点点,但到了最后也醉得连站都站不稳了。

    相比于陈奶奶与陈清秋的开心,陈小苑整晚都显得强颜欢笑,等陈清秋喝醉了酒上楼休息后,她就主动去洗碗刷筷子,然后就默默地上楼做作业。

    做完作业又下楼来,原本一身睡衣的她已经换好了外出的衣服,陈奶奶担心地看着她;“小苑,么这晚了,你打算去哪里?”

    “我心里烦闷,想出去走走,奶奶放心,我会很快回来的!”陈小苑说完,往楼上看了一眼,“清秋的作业还没做,奶奶等会得叫醒她做作业!”

    陈奶奶应下,让她快去快回,一个姑娘家,不适宜晚上在外面久呆,听到陈小苑再三保证会早回后,她才让陈小苑独自离开。

    陈小苑只是觉得屋里太闷,想上街走走,消消食,解解闷,只是,走着走着,她就不自觉地走到了一条小巷子前面。

    这条小巷子是南头镇人口中的“旧街”之一,是南头镇最古老的建筑,地处比较偏,两旁的房子店铺又破又旧,街道狭窄,路面上铺着坎坷不平的石头。

    上次她与陈清秋跟踪胡永青时,他进去就消失了,后天,她们在白天时来察看过,这条巷子属于死胡洞,有进口无出口,

    因为巷子里的房子被遗弃太久,上面有陈年的垃圾与尘土,还在巷子口就能闻到一股令人反胃的霉味。

    白天,这里几乎没有人出入,她们也跟附近的街坊邻居打听过,巷子正准备整改中,原来的居民早就搬走了,根本不可能有人居住。

    可是,就是这样的地方,他胡永青跑进去干什么?

    如果陈小苑不是唯物主义者,肯定会将神神秘秘的胡永青幻想成妖魔鬼怪,专捡没有人烟的地方钻。

    上个周末回去,胡永青立即来家里看望她,两人一见面,开开心心,倒把质他的话忘在脑后,现在平静下来想想,陈小苑依然满腹的疑问。

    巷子太黑,陈小苑也没想往里钻,转身准备离开,原本黑乎乎一片的屋子里,突然出现了几丝弱的亮光。

    陈小苑赶快折回去,瞪大眼睛仔细看,才发现那丝光出自一道破门,接着,有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

    她大胆了走进巷子,站在那道有亮光的门面前,推拉了一下门,门“咣咣”两声,惊动了里面的人:“是谁?”

    陈小苑担心被人误认成小偷,赶快转身就跑,等她跑到小巷口,身后有人打开了大门,有人站在门口看着她。

    她猜测:旧街还是有人住的,只是很少,也许是门太厚,屋子太深,光亮根本照不出来,只是,那些为什么要住在这样的地方?

    离开小巷子的陈小苑并没有走远,而是隐身在一条圆型的廊柱边,偷偷盯着小巷子,她希望那些人被打扰后,能自动走出巷子外面看看情况,那样的话,她就可以看到刚才出声的,到底是人,还是鬼了。

    数秒钟过后,果然有几个男青年的身影出现在小巷子口,陈小苑看到其中一个俊朗的身影,心情变得复杂起来,因为这人不是谁,正是她等了两天也没等到前来找她的胡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