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知道这就是让他吃了不少哑巴亏的北晋新任平北将军。
故而一直默默盯着颜魁,此番看到颜魁出声,心下一动,脸上浮现笑意。
“此人长得一副莽汉模样,心思却是好生谨慎。”
“大将军此言何解?”袁声不解问道。
姬林兵微微一笑,示意袁声看那石塔祭台,见其还有疑惑,方解释道:“石塔寺方外之所,虽是晋土,但谁也不能保证寺内僧人是否被我大周收买,所以晋人是不太相信石塔寺僧人的。
大雄宝殿乃是内室,谁知道其中没有暗藏刺客刀手,与其入室冒险,不若在祭台这类空旷处,既可观察四周情况,有事也方便撤退,此为稳妥之策,颜魁能思念于此,想是谨慎之人。”
袁声这才明白:“那大将军看,我等该如何自处。”
姬林兵眉头一扬:“自然同晋人一样,他们怕寺内众僧包藏祸心,本帅亦防其会不会耍诡诈之策,祭台是个好地方,咱们没理由不去,左右顶多是吹一些风罢了。”
袁声点点头,抚须微笑:“大将军说的是。”
…………
颜魁提出异议,周军随之赞同,这谈判场地设在石塔祭台就算是定下了。
寺中僧人赶忙布置不谈,颜魁扶刀站在闻开旁边,一边看着闻、麻二人轻声细语的商谈,一边默默盯着周军众人,暗暗比较双方的实力。
万一和谈不成,双方起了冲突,自己能否敌住对方。
眼神转动,颜魁快速的将周军众人扫了一遍,心里大致有数了。
周军使团连同十名护卫在内,大约有二十人左右,其中除了姬林兵和谈判的文官,共有十一人身着甲胄兵器,应该就是周军的随行护卫了。
这十一名护卫,颜魁一看那身姿作态,就明白周军中精锐的精锐,不过他还没把这些人放在眼里,唯一稍微引起他注意的,是这十一人中为首的中年壮汉。
此人面容凶戾,满身杀气,必然是刀山火海里杀出来的猛将,颜魁在心里琢磨了一下,将这壮汉和周军众将中的一个人挂了号。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这位应该就是理王死忠、西周征南将军包熊了。
传闻此人乃西周著名猛将,不知真打起来,能在自己手中走上几招,颜魁默默在心中思量。
颜魁的目光不算隐晦,在疆场上锻炼出惊人敏锐的包熊很快察觉到了颜魁的注视,他抬起头,狠狠瞪了颜魁一眼,残暴的眼神中充满了凶狠恶戾,让人不由心生惧怕。
不过颜魁可不吃他这一招,轻蔑一笑,似乎浑然不将包熊放在眼里,惹得包熊怒火中烧,眼神更是凶恶了几倍。
…………
两位猛将在这暗自斗法较劲,其余人却是和和气气,然而等双方就坐于僧人布置的祭台谈判场地,正式开启和谈时,气氛霎时一变。
一路来清雅随和的闻开,在谈判桌上,俨然变换了另一副面孔,他手掌使劲一拍面前桌案,愤然大呼道。
“贵国兴无义之军,侵我疆土,杀我百姓,所作所为,天人共怒,而今我主仁慈,和尔和谈,乃是不愿再多造杀戮。
贵国若有羞耻之心,当铭记我国陛下之恩德,奉土赔款,献上国书降表,此后于我大晋永世为臣,年年朝贡。”
“闻大人此言甚为妥帖,尔等若要罢战,要割让洪阳、贵昌、顺安三府于我国,另赔钱银军械马匹总价值三千万两。”北晋副使麻九益紧跟着悠悠开了口。
这二人一唱一和,开门见山的说出了北晋的和谈条件,让还没调整好状态的周军使团有些发懵,进而脸色数变,目露怒色。
心机稍差的包熊更是抑制不住的满脸凶光,几欲对闻开二人拔刀相向,唬得颜魁上前一步,手握腰刀刀柄,以示警告。
“博壮(包熊的字),不要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