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从电影艺术聊到人生哲学,从童年回忆谈到未来展望。古旋风发现,尽管两人身处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对电影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探索上,却有着惊人的共鸣。
不知不觉中,已到中午,二人一起在宫崎骏住所小餐厅里用完午餐后。
宫崎骏提议带古旋风参观一下工作室,他们穿过一条条走廊,看着墙上挂着的动画分镜和原画,仿佛走进了一个个梦幻的世界。
古旋风参观工作室,动画师们伏案工作,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有人绘制背景,有人调整分镜,每一帧都凝聚着数十小时的汗水。
“这里没有电脑绘图?”古旋风有些诧异。
“我们坚持手绘,”宫崎骏解释道,“数字技术固然高效,但笔尖与纸张的触感是无法替代的。”他拿起一张原稿,指着线条的细微波动:“你看,这里的颤抖不是失误,而是情感的流露。”
古旋风深受触动,在好莱坞,CGI技术早已成为主流,而吉卜力却以近乎固执的方式守护着手工艺的尊严。
路过一间教室,年轻的实习生正在学习素描。宫崎骏停下脚步,语气忽然严肃:“培养下一代比拍电影更重要。如果没有人继承这份精神,吉卜力终将消失。”
古旋风想起自己的制片厂,每年招收大量新人,却鲜少有人愿意沉淀下来钻研基本功。快餐文化侵蚀的不仅是观众的耐心,还有创作者的初心。
“这里,”宫崎骏指着一间宽敞的工作室说,“是我们动画师们日夜奋战的地方。他们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创造出一个个鲜活的角色和故事。”
古旋风走进工作室,只见一群年轻的动画师正埋头于画稿之间,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专注和热情。他走到一位年轻女孩的身后,静静地看着她绘制一幅精灵的图像。女孩的笔触轻盈而灵动,仿佛真的在创造一个生命。
“太美了,”古旋风不禁赞叹道。
女孩抬起头,露出羞涩的笑容。“谢谢,”她说,“我只是在做我喜欢的事情。”
古旋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是怀揣着对电影的热爱,踏入了这个行业。如今,看到这些年轻的动画师们,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他转身对宫崎骏赞叹道:“你的工作室,就像一个梦想的摇篮,培养出了无数优秀的动画师。我相信,您的精神将会在这里代代相传。”
宫崎骏微笑着点头,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是的,”他说,“我希望吉卜力能够成为一个永恒的存在,继续为这个世界带来美好和希望。”
参观结束后,两人回到会客室。宫崎骏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精美的画册,递给古旋风。“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他说,“里面收录了我这些年来的部分原画和分镜,希望你能喜欢。”
古旋风接过画册,心中充满了感激。“谢谢,这不仅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份激励和鞭策。我会好好珍藏的。”
两人的此次难得会面也接近尾声。宫崎骏送古旋风至门口,递给他一个牛皮纸袋:“这是《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企划书,或许对你有启发。”
古旋风郑重接过:“我会认真研读。”
临别前,宫崎骏忽然问道:“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说的话吗?”
古旋风微笑:“您说,电影不是商品,而是留给未来的信。”
宫崎骏点点头,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透过夜色看到了更远的未来:“是的,每一部电影都是我们写给未来的一封信,希望它能穿越时间,触动某个陌生人的心灵。”
夕阳西沉,古旋风知道是时候离开了,他与宫崎骏握手道别,说自己有时间再来拜访,便示意宫崎骏留步不能送,但动画大师执意要向享受,古旋风只好作罢,两人走出工作室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