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骷髅殿的长老团(2 / 5)

。李二闻言,脸色微微一沉,秦琼这句话无疑是在提醒他,眼下的困境远比想象中更为严峻。

李二心中五味杂陈,他并非不知晓军中艰难,只是未曾料到竟已至此。他看向秦琼,声音中带着几分不确定地问道:“秦王兄,士兵们真的已经到了如此困难的地步了吗?”他深知府兵制的基础在于战争,唯有战争才能磨砺出强大的战力。士兵们靠着战功为生,若无斩获,便几无所获。这份压力,无疑如山般沉重,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然而,作为大唐的皇帝,他必须坚强地支撑下去,带领大唐走出困境,迎接未来的挑战

秦琼闻言,不禁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忧虑:“陛下,将士们的生活全靠战争支撑。如今农忙时节,他们需努力耕作以自给自足;农闲之时,则集中训练,以备不时之需。然而,农闲期间,许多人尚可寻些零工以贴补家用,如今……”秦琼说到这里,语气一顿,目光直视李二,仿佛在无声地质问。

李二被秦琼这一问,顿时有些愣神:“秦王兄,难道是朕错了?朕治国之道,难道真有偏颇之处?”他的神情变得异常复杂,既有疑惑,又有自责。自王朝建立以来,李二确实开始重视文治,力求以仁义治天下。然而,这一转变,似乎也让武将们的地位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再如往昔那般显赫。秦琼看向李二的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无奈,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与抉择。

“陛下,府兵之制,其根基犹如参天大树,深深植于战争的沃土之中。士兵们赖以谋生的核心,不仅仅是田亩之分,更是那烽火连天的战场,是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的功勋与荣耀。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大唐四境安宁,百姓安居乐业,边疆之军尚可凭借守卫边疆的神圣职责,获取些许酬劳以养家糊口。但反观内府之府兵,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他们失去了战争的依托,几乎没有任何合法的收入来源,生活日渐困顿,士气亦大受影响。”

李二闻言,眉头紧锁,缓缓点头,目光如炬,扫过周遭列队整齐的禁军将士,神色愈发变得凝重而深沉。这些大唐禁军,乃是精锐之中的精锐,是大唐帝国的钢铁长城,他们的装备本应如同他们的意志一般,统一而精良,无坚不摧。然而此刻,映入眼帘的却是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的装备景象,令人触目惊心。早先朝廷配发的唐刀,锋利无比,寒气逼人,本应成为每位禁军将士的标配,但至今仍有不少人未能装备上手,只能手持着各式各样、老旧不堪的武器,这一现状怎能不令人深感忧虑?

李二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自己乃是从造反起家,对于士兵的心思再清楚不过。这些将士们,哪一个不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哪一个不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英雄?倘若手头宽裕,又有谁会吝啬于为自身的武器投资呢?毕竟,武器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是他们在战场上保命的依靠,是他们扞卫大唐江山社稷的利剑。这一点,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也绝不会吝啬。想到这里,李二不禁暗自叹息,他明白,自己作为一国之君,必须为这些将士们解决眼前的困境,让他们能够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大唐的繁荣稳定继续贡献力量。

“朕曾听闻,房二的军中装备皆是出自他个人之手,且每一件皆是精工细作,非同凡响,朕对此一直心存疑虑,也在暗自探寻其可行性究竟几何。你身为军中宿将,历经无数战阵,对此等新奇之事,有何独到见解?”李二的目光缓缓转向秦琼,言辞中带着几分试探,几分好奇。

房二的爱字营,其战力超群,威名远播,秦琼自是心知肚明。而李二身为帝王,虽深居简出,却也对此有所耳闻。究其缘由,皆因房俊所行之军制,实在是与众不同,别具一格。他非但为士兵提供精良的武器,还大胆革新,允许军中斩获之物照常报销,以此激励士兵奋勇杀敌。在这样的制度下,士兵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自然会拼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