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叶娇李策 > 甜甜亲昵

甜甜亲昵

 热门推荐:
    李策的土,不是山石矿土,而是用来覆土烧刃的土。

    覆土烧刃的过程很简单,就是用特殊调配的黏土覆盖刀身不需要高硬度的位置,然后把刀胚投入火炉加热至特定温度,继而夹出刀胚,浸入冷水。

    刀身入水,没有覆盖黏土的刀刃会迅速硬化,而覆盖黏土的部分,因为隔水,则保持韧性。

    烧热的刀身,冷却速度越快,硬度越高。越慢冷却,韧度越高。

    而韧度高,刀才不容易应力而断。

    这种精确控制刀身不同部位冷却速度不同的工艺,工匠们已经很擅长。

    所以李策怀疑,是土出了问题。

    “土怎么了?”叶娇妩媚清亮的桃花眼微微眯起来,搓揉着手心的土尘。

    “这种土需要足够黏,才能隔绝水分。不然刀胚入水,刀身和刀刃同时遇冷,就同样硬。”李策凝神道。

    刀身硬,易断。

    “也就是,”叶娇着远处的铁炉,神情冷峻,“制范、调剂、熔炼、加工,这些都没有错。就连矿石那些材料,都没有问题。反而是容易被忽视的土,跟以前不一样了。”

    春日的风扬起土尘,在安国公府内打了个旋儿,消失在桃树枝头。

    “对,”李策道,“这黏土里有许多杂质,又有些淡淡的味道,闻起来却不知道是什么。是不是黏土的问题,一试便知。”

    空气中有花香,这里又烟熏火燎,的确难以分辨味道。

    一试便知,但是找一份新的黏土,不容易。

    军器监的自然不能用,而掌握覆土烧刃工艺的铁匠铺,京都并不多。

    “不如这样,”李策道,“去武侯铺问问新近入京的黏土,有哪些没有送去军器监,借一份来用。”

    提起武侯铺,叶娇神情微变。

    “不用。”她道,“不牵扯武侯铺,也不麻烦刘砚。”

    不牵扯武侯铺,是因为信不过白羡鱼。不麻烦刘砚,是怕连累到他。

    李策心有灵犀地笑笑,点头道:“我让青峰出城去找,带一份进来,武侯铺不会查。”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叶娇没有告诉工匠她要换土。过了一日,青峰带黏土回来,叶娇特地问:“城门口的人知道吗?”

    青峰道:“我封在竹筒里,没人发现。”

    叶娇点头,她重新调配黏土,然后趁工匠不注意,倒入陶罐。

    这一日,新的陌刀锻造完成,简单打磨完刀刃,叶娇和青峰一起,手握两把横刀,面对面,退后数丈。

    春光正好,微风在雪白的刀刃上缭绕,叶娇举起刀,神色瞬间冰凉。她对面的青峰不敢大意,挥刀抢上,与叶娇打过几个回合,忽然横刀向前。

    叶娇会意,踩着桃树跃起,再翻身而落,重重砍下。

    两刀相击,“锵”地一声巨响,叶娇虎口发麻,青峰勉强没有松手,却也被这冲击的巨力推着,退后几步。

    等双脚站稳,他们下意识低头,都去两把刀。

    虽然叶娇那把刀的刀刃有一处翻卷,但刀身完好无损。

    没有裂痕,更没有断。

    “成了!”丫头水雯在不远处欢呼,青峰向她过去,嘿嘿一笑。

    叶娇举起刀,双眉弯弯,向观赏他们试刀的李策跑过去,一把抱住。

    “思思真厉害!”

    “是娇娇厉害。”

    他任她抱着自己摇晃,眼中有宠溺的笑。手指握住叶娇的手腕,向下滑动,取下她手里的刀,问道:“手腕疼吗?”

    “青峰应该更疼吧。”叶娇道,“我用了巧劲儿,他可是硬接。”

    青峰揉着虎口道:“听叶郎中之前打不过宗全武,现在再打,应该可以了。”

    他只敢话,眼睛飘忽着,不敢去亲昵的二人。

    叶娇很开心。

    青峰是李策身边一等一的高手,他自己进步了,肯定是进步了。来这半年的勤学苦练,没有白费。

    “明日就是七日之期,”叶娇道,“我要到军器监去,把刀拍在王监正脸上,让他换掉黏土。”

    “明日也是太子册封大典,”李策的神情刹那间郑重,温声道,“我需要待在大明宫中。”

    “你忙你的。”叶娇松开李策,抱臂着那把刀,忍不住蹦跳起来。

    哥哥错了,她做大唐的库部郎中,简直是皇帝知人善任!

    赵王李璟差人送来的信,就放在李璋的案上。他只了一眼,便丢在一边,去处理别的公事。

    明日便是册封大典,典礼流程自有礼部的人操心。而李璋一日也不敢松懈,要把奏折文全部完,以免明日积压更多。

    他有时紧蹙眉头,又有时神情不屑,更多的时候,认真拿起,在奏折上批注一二,写上自己的处理意见,放到一边。

    终于,那些奏折全部批完。

    王府官上前,把奏折搬走。案上便只留下一封信、一本表面有些脏污的册。

    李璋的视线落在信上,问王府官道:“军器监的陌刀怎么样了?”

    王府官垂头道:“军器监不太配合,叶郎中就把工匠抓到家里去,这些日子安国公府很不消停。”

    王府官对叶娇还有敌意,话难听,很正常。

    李璋笑笑,把毛丢入洗,问:“还没有找出原因吗?”

    王府官摇摇头。

    李璋嘲笑道:“工艺不变,无非是因为那些材料。矿石成分、杂质多少,甚至是土。李策诡计多端,犯不着求到本王这里。”

    王府官点头称是,恭谨地退出去。

    一直等在门口的随从此时走进来,回禀道:“属下查到些东西,跟军器监有关。”

    “。”李璋打开那本,视线落在页中,漫不经心。

    “军器监王监正,有件事求到魏王那里,魏王应下了。”

    “什么事?”

    “家里亲戚在户部做吏,偷卖种子被抓。”

    “什么时候的事?”李璋抬眼过去,神情冷厉。

    “上个月。”随从道,“还有,军器监近日频繁挪动军械,更换库房,是趁着天暖,收拾整齐,不知道在搞什么名堂。的打听了一圈,是现如今就连他们自己,都常常走错库房。”

    李璋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人多作怪,”他摇头道,“让他们折腾。”

    明日之后,一切将成定局。

    那个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李琛,还能改天换地吗?

    这一晚,大唐皇帝也没有睡意。

    “高福。”

    灯已经熄了多半,他还忍不住唤。

    “奴婢在。”高福立刻走过来,轻轻拉起帐帘,缓声道,“请圣上吩咐。”

    “那丫头怎么样了?”皇帝道,“这几日也没有她的消息。”

    无需皇帝明言,高福便知的是谁。

    “在家里炼刀呢,”他笑道,“圣上给咱们大唐,选了个称职的库部郎中。”

    “早知道让她去梨花院编曲儿了,空闲也多些。”皇帝抱怨,想到叶娇炼刀的模样,又忍不住笑起来。

    “明日册封大典。”他轻声叹息。

    “是,”高福道,“大唐国祚绵延,可喜可贺。”

    皇帝沉沉点头,半晌才道:“李琛呢?老实吗?”

    高福谨慎地回禀:“没有什么消息。”

    “最好是没有。”皇帝的手重重拍在床栏上,“最好没有。”

    他不怒自威,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因为躺着,这句话像是在牙缝里咬过。

    大唐京都长安城以北,有一座的道观。

    道观里前几日来了位道长,年约五十,却已有仙风道骨之相。

    他道号青云,俗名叶羲。

    叶羲每日卯时即起,却并不参加早课,只是着东边缓缓落下的星辰,手指微动,不知在掐算着什么。

    这一日是大唐太子册封大典,叶羲站在风中,清瘦的身影如道观前的一棵青松。

    他着逐渐黯淡的星辰,唇角微动,平静超然的脸上突然掠过一丝担忧。

    “叶娇,”他道,“三灾九难十劫。”

    三灾九难十劫,是道家修行之人才需要经历的劫难。

    其中“雷、火、风”三灾中的任一个,凡人都无法承受。

    叶羲眉心微蹙,仔细向空中去,然而那昭示劫难的星辰已经一闪而过,再也不到。

    他向不远处的京都,下意识迈步,却又收回双脚。

    的道观外,一枝桃花稀疏地开放。枝桠被风吹动,轻轻擦碰叶羲的衣角。

    天意如此,不敢违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