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日新月异(2 / 2)

都存在。人类在面临危机时所应发的剧烈情绪波动,是引发这种应激反应的主要因素。而该类应激反应的后遗症,几乎不存在定向激活或继承的可能性。所以这些能力者并非新人种,也不会淘汰普通人类。

再三,由所谓“x基因”造就的能力者,都是普通人觉醒了本就存在的天赋,于是就有了觉醒者与天赋者的称呼。又有不少国家的人认为,能力者觉醒天赋的同时也将继承先辈的意志。还有宗教之人认为,能力者觉醒天赋等于是在接受上帝的测试。这便是继承者与应试者的称呼来源。

最后,《困虎犹斗》是与《暮狼归乡》对应的作品,说的都是变种人与普通人相处的某种未来。在《暮狼归乡》中,变种人与普通人的关系对立,不仅变种人的数量日渐稀少,且普通人的生活质量也呈倒退的趋势。而在《困虎犹斗》中,变种人与普通人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不少变种人成了被普通人追捧崇拜的明星或英雄,人类科技更是在变种人的推动下,殖民太阳系进而迈向星辰大海。

《困虎犹斗》相当于给了当下的变种人,指引出一条与普通人和谐共处的道路。变种人不仅从称呼上做出了改变,与世隔绝的蛮荒之地也成了这种乌托邦的实验场所。

变种人在蛮荒之地虽然只发展了几年,但呈现的平均科技水平,则已经领先外界十几年。这么大的差距,除了蛮荒之地中的变种人将大部分注意力,投注到科学研究改善生活方面;也得益于混沌维度的加持,以及与瓦坎达的技术交流。

在琴的领导下,变种人在混沌维度里开办了的培训学校,专门帮助新生的变种人开发他们的能力运用。其中的佼佼者当属镭射眼斯科特、冰人罗伯特、灵丹约书亚、灵子昆汀、和圣子戴维。紧随其后的便是参与《南太平洋岛国扶贫计划》的暴风女、沙尘女、岩浆女、土石女、锻造者、塑造者这些人。

顺带一提,《南太平洋岛国扶贫计划》非常成功。最先且重点扶持的图瓦卢,现在离发达国家仅差临门一脚;像是所罗门群岛和瓦努阿图也早就甩开了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的称号,民众的生活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等以上。南太平洋的二十七个岛国,已经组成紧密的战略联盟,从中穿针引线的就是镭射眼等人所经营的某高科技公司。

镭射眼等人在这些岛国上搞自然改造和基础建设时,还需要考虑“合理性”。让这些国家的发展显得“中规中矩”。但在蛮荒之地中就没了这种顾及。只要是在混沌维度中验证有效的方法,都会被运用到蛮荒之地的改造中。连那些岛国都已经脱贫致富,就能从侧面看出蛮荒之地的发展是何等的日新月异。

刚才进入的地方,连接着一处离近地面的洞穴。蛮荒之地周围存在这无数大大小小的底下洞穴。相较于蛮荒之地,这些洞穴就像是底下孤立的岛屿,而蛮荒之地就是一片主大陆。顺着被拓宽铺平的洞穴通道,车辆很快进入蛮荒之地。

木兰坐在车里一路参观,已经鲜少看到上次来时见到的痕迹。而上次来让木兰感觉还非常先进宏伟的三座巨型楼群。如今再看时反而像是老城区的待拆迁房。不是这些巨型楼群陈旧了,而是其他建筑太过魔幻或先进,衬托得巨型楼群宛如上世纪的筒子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