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激荡1980 > 第032章 五倍杠杆
    有人说香港的银行多过米铺,实际上证券公司同样多如牛毛。

    在1969年之前,股票对于普通香港人来说,还是属于上流人的阳春白雪。全港唯一一家证券交易所——香港会,完全由英资把持,除了极个别顶尖华资企业之外,大部分华商都被排除在股市融资大门之外。

    直到1969年,李福兆联合其他几位华商成立了远东会,才打破了英国佬对香港证券市场的垄断。

    之后,华人资本抢在港英政府立法禁止前,又开设了九龙会和金银会,于是形成了香港现在四家证券交易所并存的格局。

    而这也极大地降低了本港企业上市融资的门槛,并且催生了第一波席卷全香港的股市狂潮。而全港炒股热也使得证券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一张原本只需8万块港币的远东会证券经纪牌照,在短短两三年之后,暗盘转让价就被哄炒到了100万港币。

    要知道香港可是有四家证券交易所,虽然九龙会和金银会的实力,比起香港会和远东会要弱许多。

    但一家证券经纪公司如果想要覆盖全港的所有股票交易,光是牌照费就需要花300万以上。但这依旧阻挡不了,香港证券经纪公司数量的快速膨胀。

    到1973年香港股市崩盘之前,全港证券经纪公司已有将近100家。而有会员资格的股票经纪人则超过了1000人,比四年前足足膨胀了16倍。

    随着1973年股市大跳水,香港人开始谈股变色,证券公司也死了一大批。但股民们就像健忘症患者一样,只要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不会记得自己曾经被当做韭菜来收割的事实。

    从去年开始,香港股市又进入新一轮的牛市周期,街面上谈论股票的人又越来越多。根据《信报》最新的调查,全港今年上半年新开的证券公司,就超过了10家。而香港会和远东会的证券经纪牌照,暗盘转让价格又都双双突破了100万港币。

    香港的证券经纪公司太多,自然就导致了竞争非常激烈。许多经纪人为了开发新客户,每天一大早去菜市场门口发传单、送小礼品,和几十年后国内摆摊推销信用卡简直一模一样。

    周阳租好房子、办好银行卡之后,立刻就开始杀入香港股市。他没有选择名气最大的新鸿基证券和获多利证券,而是在一家名叫昌宏的证券公司,开了一个孖展账户。

    孖展是香港特有的叫法,这个词是根据英文“arg”直接音译过来的,中文专业术语叫做保证金交易,也就是所谓的融资炒股。

    昌宏证券的办公地址就在北角,但周阳选中它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离自己住的地方比较近。

    而是因为昌宏证券给出的条件,比新鸿基和获多利这两家全港最大的证券公司要好得多。

    周阳留下一万元作为日常生活开销之后,实际能投入股市的就只剩四万元。这对像像新鸿基证券这样的大公司来说,只是普通客户罢了,自然拿不到太多的优惠措施。

    而像昌宏这样规模不算很大的公司,对周阳就要重视得多。昌宏同意给他最高五倍杠杆,也就是说周阳只需存入20的保证金,就能撬动5倍的资金量来炒股。

    而且昌宏证券关于补仓的规定也比较宽松,保证金损失了50之后,投资者有三天筹集资金的宽限期,只有损失幅度超过75,才会被强制平仓。

    当然,昌宏证券在承受更高风险的同时,匹配资金的利率自然也会稍微贵一点。但只要买入的股票上涨,多付出一点资金成本根本不算什么。

    5倍杠杆炒股,其实风险非常大!赚的时候日进斗金,但亏的时候就是一泻千里!近期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华尔街“赌徒”比尔·黄。

    这位朱利安·罗伯逊手下的大将,在离开老虎基金之后,自立门户进入美股市场搏杀。

    他花了九年时间,把2亿美元变成了50亿,又用三个月时间把50亿变成了150亿,最后爆仓却只用了三天时间。

    除了他自己血本无归之外,大规模强制平仓还使得百度、跟谁学、腾讯音乐等之前被比尔?黄重仓持有的多只中概股,股价瞬间遭到了血洗。

    负责为他进行持仓的多家经纪商,同样损失严重。除了高盛、摩根士丹利抢跑成功之外,平仓慢了一步的瑞信和野村成了最惨的冤大头。前者巨亏47亿美元,后者虽还没公布具体数据,但也至少是20亿美元起步。

    整个华尔街在得知比尔·黄全面爆仓后,都一度担忧是否会因此诱发整个美股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

    国内网友也第一时间编了一句段子一个韩国人,借了rb人的钱,在美国亏光了。

    所以,五倍杠杆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但周阳可是带着逆天“”的男人,他相信自己选中的股票,接下来这半年内,股价绝不可能连续下跌超过15,让他被证券公司强制平仓。

    只涨不跌,有这么神奇的股票?

    肯定有,比如1980年的美汉企业。

    美汉企业是宝光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宝光是香港最著名的手表生产和代理销售商之一,它一方面自己生产手表销往海外,另一方面又代理rb精工、瑞士铁达时、美国宝路华等品牌手表在香港的销售。

    经营宝光集团的黄氏家族,还开创了亚洲金元足球的先河。黄家第二代中的长子黄川保,先后成立了精工队和宝路华队。

    这两支球队通过大肆招揽外援,在整个七十年代一直是香港甲组足球联赛中的劲旅,为黄家在本港市场的手表生意带来了大量的品牌曝光。

    当然,美汉公司的股价飘红,和黄氏家族并没有关系。实际上早在去年年底,黄川保就已经决定把自己持有的,美汉企业这家上市公司75的股权,全部高价卖给佳宁集团的老板陈青松。

    价格有多高?当时美汉股票的市价仅为35港币,但陈青松却愿意以每股6元的价格从黄川保手里接盘。

    要说高溢价收购的案例不是没有,但一般都发生在市值被严重低估,或者有优质核心资产的企业身上。

    但美汉最值钱的也许就是上市公司这个壳了,股价能稳定在35港币,还是大股东精心维持的结果。

    七八十年代的香港股市,大股东找人坐庄烘托股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操纵股价根本就没人管。